美丽课程:美术《泡泡和鹅卵石》
小班:泡泡和鹅卵石(重点领域:美术)
活动目标:
1.感知泡泡和鹅卵石不同特质,尝试用不同颜色的圆形表现出泡泡的轻和鹅卵石的重。
2.能选用多种颜色大胆作画。
3.在教师的引导下,巩固油画棒换色的常规。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吹泡泡器1个,油画棒若干,各种鹅卵石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泡泡和鹅卵石)。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等特征。
幼儿吹泡泡,追逐大大小小的圆泡泡,并用手触碰在空中飘飞的泡泡,感受圆泡泡的轻盈、通透、易破等特点。
教师: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它们都一样大吗?泡泡为什么会在空中飘飞?你用手指碰一下泡泡会发生什么呢?泡泡破了以后会变成什么?
(二)亲自感受,了解特征。
1.教师出示各种鹅卵石,引导幼儿观察,感受鹅卵石的厚重、坚硬、不规则圆等特点。
教师:你看到的鹅卵石是什么样子的?用手去掐掐捏捏有什么感觉?用手掂掂鹅卵石感觉它的重量。
2.幼儿用手抚摸、掐捏鹅卵石,并用手掂掂鹅卵石重量,体验鹅卵石的特征。
(三)讨论分享,了解方法。
教师引发绘画兴趣,引导幼儿讨论、探索如何用油画棒表现出泡泡和鹅卵石特征。
教师:泡泡和鹅卵石有什么不同?我们把它们都画在同一张纸上吧,泡泡会在哪里?鹅卵石呢?
教师:用什么样的颜色来画轻轻的圆泡泡呢?用什么样的颜色来画重重的、硬硬的鹅卵石?除了用颜色的不同可以表示泡泡和鹅卵石,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区分这两样东西呢?
幼儿:能在油画棒里指认出相应的颜色表现泡泡(各色淡颜色的油画棒)和鹅卵石(各色深颜色的油画棒)。
(四)动手操作,再次感受。
教师提供幼儿操作材料,指导幼儿作画。教师强调使用油画棒的常规训练。
教师:需要换颜色时用过的油画棒怎么办?放在什么地方?
教师交代更换油画棒的常规,能把每根油画棒摆放整齐,养成有序排列油画棒的习惯,并保持桌面的整洁。
(五)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提供材料,美工区继续开展创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