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我的班级>小班>小一班>美丽课程>详细内容

美丽课程:狗熊吃面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6 10:50:17 浏览次数: 【字体:

班:狗熊吃面包(重点领域:韵律)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两段不同的情绪,按照音乐的节奏和结构玩“做面包”游戏和“躲避狗熊”的游戏。

2.在图片的帮助下记忆动作,尝试随乐创编在身体不同部位捏面团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遵守游戏规则,当“狗熊”来时不偷看。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座椅排成半圆形。

  2.物质准备:做面包的流程图4张(揉面、刷黄油、撒果粒、放入电烤箱),盖布,音频。

  3.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谁不见了”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幼儿倾听教师讲述做面包的流程,并观察图片,创编出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揉面的动作。

添加:教师:小朋友,揉面是怎么揉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创编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揉面的动作,随乐律动。

1.按照幼儿创编的揉面部位,根据音乐节奏及图片顺序做揉面、刷黄油、撒果粒、放入电烤箱四个动作。

2.幼儿创编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揉面的动作,随乐再次用动作感受音乐2~3遍。

    (三)随乐律动,创意不同的动物面包造型。

1.幼儿尝试创编不同的小动物面包造型,选择一个造型,随乐律动后尝试造型不动。

2.幼儿随乐律动,自由创意造型不动。

(四)游戏:“狗熊吃面包”。

1.继续感受故事的情境。

教师:森林里的大熊听说了有这么多好吃的动物面包,也想来尝一尝,他会带走谁呢?我们怎么救他呢?

2.教师做大熊,和幼儿共同游戏。

教师扮作大熊,在B段音乐进入时,用盖布蒙住一名幼儿并带至隐蔽处,交给配班老师。幼儿猜测是谁不见了。然后一起大声说“XXX面包快回来”,如果大家说对了这名幼儿的名字,该幼儿就跑回来。

3.幼儿反思:如何能够快速发现不见的好朋友是谁?

4.幼儿尝试交换座位,随乐玩游戏。

(五)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表演区提供音乐《狗熊吃面包》,幼儿自主协商分配角色进行音乐游戏。


终审:锦阳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