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课程:节日快乐
小班:节日快乐(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并把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
2.学习用添上1个或去掉1个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
3.初步体验与他人分享节日礼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小礼物盒(用包装纸包装)5~6份,木偶娃娃5个,红花5朵。
学具:“送礼物”材料——礼物(气球、皮球、苹果、玩具等)卡片,每组礼物卡片的费量比每组小朋友的人数多1或少1。
3. 经验准备:幼儿初步具备按照物体品种进行分类的能力;能比较4以内两组物体的多少,并让两组物体的数量变成一样多。
活动过程:
(一)节日真快乐,一起玩游戏。
1. 听音乐,找椅子。
教师:今天,我们玩个“听音乐,找椅子”的游戏,等音乐停了,看看大家都能找到椅子吗?(教师播放喜庆的音乐,幼儿进活动室)
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坐。
教师:为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坐?(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多,椅子少)
2. 变成一样多。
教师: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位小朋友也有座位呢?(引导幼儿再搬一张小椅子,使椅子的数量变成和小朋友的人数一样多)
教师:现在,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引导幼儿检查后明确两者数量变得样多)
(二)节日送礼物,比较多和少。
1.播放白板课件
教师出示6份礼物:儿童节的时候园长妈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节日礼物,每人1份礼物,请小朋友上来给他们分一分礼物。
2. 教师出示多出来的礼物盒;咦,怎么啦?(多了1份礼物)你们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礼物的数量和小朋友人数的多少)
教师:多出来的礼物怎么办?(将它放在旁边或再请1位幼儿来取礼物)
(三)分组取礼物,变成一样多。
1. 教师分配给每组幼儿一篓子礼物(礼物卡),请幼儿每人拿取1个,比较一组礼物的数量和一组幼儿人数的多少。
2. 教师请每组幼儿说一说取礼物的结果,并请他们想办法将礼物的数量变成和小朋友的人数一样多。教师可请1~2位幼儿说说他是如何收放材料的。
(四)礼物大分享,体验节日快乐。
1. 教师出示木偶娃娃和礼物(红花):木偶娃娃这几天给小朋友表演节目,可辛苦了。
我们给木偶娃娃送上“六一”儿童节的礼物吧!(引导个别幼儿给木偶娃娃送红花)
2. 教师:发生了什么事?(一个木偶娃娃没有红花)那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位木偶娃娃和4朵红花数量的多少,用添1朵红花的方法把它们的数量变成一样多……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数学区,教师提供若干套套杯、套蛋、套桶,并打乱大小顺序,让幼儿比比谁先完成排序对应活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