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课程:我家有几口
小班:我家有几口(重点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歌曲旋律及歌词,在与教师玩“掰手指、点人数”等游戏中,逐步学唱歌曲。
2.借助对全家福照片的观察,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与数量,并尝试用工整替换的方法,创造性地仿编歌词。
3.演唱中,能根据照片中实际人数进行点数与计数,体验将家庭成员仿编进歌曲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全家福照片1张(照片中有爸爸、妈妈和孩子,孩子手中抱着一个布娃娃),幼儿
每人带1张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
(2)音乐CD、播放器。
2.经验准备:
(1)幼儿有手口一致点数1~5的经验
(2)幼儿事先看过自己家庭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呈现全家福照片,引出歌曲。
1. 教师:看!这张照片上都有谁呢?一共有几口人?(引导幼儿用掰手指的方法,说一个人伸一个指头,最后说出总人数)
2. 幼儿自由表述对照片中人的称谓与人数的观察。
3. 教师:听听照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感知与欣赏。
1. 教师以照片中小朋友的身份慢速清唱歌曲,幼儿欣赏。
2. 教师:歌曲中,小朋友说他家有几口?(四口)怎么会有四口人?加上了谁?(布娃娃)
教师:我也来数数看,是不是有四口。
3. 教师边慢速范唱歌曲,边掰手指演示点数的节奏,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加上布娃娃有四口”。
4. 教师:是不是有四口?(是)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教师以“掰手指”游戏,引导幼儿感知歌曲。
教师:这次老师唱歌时,请你们掰掰自己的手指数一数。
2.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任意掰自己的手指计数,并重点感知末尾“再加一个布娃娃。哟,有四口!”的唱法。
3. 教师以“点人”游戏进一步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这次唱到“爸爸、妈妈、我、布娃娃”时,老师点到谁,谁就站起来。
4.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玩“点人”游戏2~3遍,再次感知歌曲中家庭成员数量。
(四)教师运用反思评价方法,鼓励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
1. 教师:你们会唱这首歌了吗?试试看。
2. 教师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酌情引导幼儿进行反思与调整。
(五)教师引导幼儿玩“唱唱自己全家福“游戏,进行仿编歌曲。
1. 教师:请你们拿出自己带来的全家福照片,看看上面都有谁,有几口人。
2. 幼儿边看照片,边自由表述照片中的成员与人数。
3. 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介绍照片上的家庭成员及人数
教师:XX家有谁呀?有几口人?我们来数一数。怎么把他们家里的人唱到歌曲里?
4.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工整替换方法演唱歌曲,体验创造性地仿编歌曲的乐趣。
例1:“爸爸、妈妈,还有我,再加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小花猫),有四口。”
活动延伸:
1. 领域渗透:结合社会活动,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