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课程:数学《拼一拼,数一数》
小班:拼一拼,数一数(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组合拼出生活中简单的物体。
2.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如画点、线)记录每种形状的数量。
3.愿意动手尝试,对拼图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在班级主题环境中,布置用几何图形拼搭的图案,供幼儿欣赏。
2.材料准备:
教具:神秘箱(里面放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片各1个);用几何图形拼好的图案1张(如小鸡)(见图一);记录单1张(见图二);磁性黑板1块。
学具:《拼一拼,数一数》(见幼儿操作材料第19页)、《几何图形片》(见幼儿操作材料第11页)、笔人手1套;榴糊、美工毛巾每组1份。
3.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数。
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神秘箱(改为:神秘袋)里的图形宝宝。
1.教师出示神秘箱,今天,我带来了一只神秘的箱子,让我们来换一换里面藏了什么好东西。
教师念儿歌:神秘箱呀神秘箱,神秘箱里东西多,让我先来换一模,摸出来看是什么?(拿出圆形)教师:这是什么啊?(圆形。教师把圈形放在碳性黑板上)
2.教师:你们想来摸一摸吗?(请个别幼儿摸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二)数一数图形有几个。
1.教师:这些图形宝宝想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躲在了一些图画中,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教师出示小鸡图案:这个图案像什么?(小鸡)里面藏着哪些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辨认圆形、三角形)
2.教师:有几个圆形?几个三角形?(引导幼儿数一数每种图形的个数)
(三)记一记每种图形的数量。
1.教师出示记录单:怎样把图形的数量记下来呢?有3个圆形,应该记在记录单的什么地方呢?怎么表示有3个圆形呢?(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明确记录的位置,讨论记录的方法,如画3个点子或3条线)
2.教师:谁愿意来试一试,把圆形和三角形的数量记录下来?(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圆形和三角形的数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四)操作活动,尝试用简单图形进行拼图,并分类计数。
1.了解操作内容和规则。
教师:你们想不想和这些图形宝宝做游戏呢?看看操作单上都有些什么,它们是用哪些图形宝宝拼成的,从纸卡里取出图形宝宝,照着操作单上的图样拼一拼,再数一数每种图形宝宝有几个,然后在图形宝宝下面的格子里用你自己的符号记录每种图形的数量,完成后你可以再用这些图形片在大方框里拼一个和图上不一样的物体,用榴糊贴好。
2.分组操作,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看图样拼搭。计数图形数量,鼓励幼儿说一说拼搭的物品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每种图形有几个并进行记录;教师观察幼儿拼搭的过程,鼓励幼儿先仿照操作单拼搭,再进行自由拼搭。
(五)交流分享经验,体验拼图的快乐。
1.教师:操作单上有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是用哪些图形宝宝拼成的?每种图形宝宝有几个?(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与大家分享)
2.展示幼儿自由拼搭的作品。
教师:来看一看你们还用这些图形宝宝拼成了什么?
师幼共同欣赏幼儿作品,表扬能大胆拼音、有创意的幼儿。
活动延伸:
数学区:投放操作材料单和图形卡片,供幼儿继续拼贴和点数记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