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课程:玩具动起来
中班:玩具动起来(重点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惯性、发条、电池等能使玩具动起来的现象。
2.初步尝试根据玩具的不同玩法进行分类,并会用较恰当的词汇大胆地讲述探索过程与结果。
3.乐于参见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如有条件,请幼儿从家里带1个玩具到幼儿园,并在班级开展“玩具分享日”活动。
2.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发条玩具以及遥控、声控玩具若干。
3.惯性玩具标记(斜坡)、电动玩具标记(电池)、拖拉玩具标记(绳子)、机械发条玩具标记(发条)、遥控玩具标记(天线)、声控玩具标记(喇叭)。
活动过程:
(一)相互介绍各自的玩具,引发幼儿探索玩具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最喜欢玩玩具了,我们每个星期天都有一次“玩具分享日”。谁先介绍一下你今天带来了什么玩具?
教师:我也准备了一些好玩的玩具。(出示玩具)这些玩具怎样玩呢?
(二)初步探索、发现“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
教师:今天玩玩具的时候要请小朋友想一想“是怎样让玩具动起来的?”
幼儿自由选择玩具玩,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做个别交流。教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一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则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三)引导幼儿根据玩具不同的启动方式进行归类,并探索解释不同玩具启动的原因。
1.出示一个发条玩具
教师:看看这个玩具怎样做才可以动起来呢?请拿了发条玩具的小朋友仔细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我们选择哪张标记来表示有发条的玩具呢?(与幼儿共同确定用发条标记表示,并贴出发条标记)
2.出示一个电动玩具。
教师:这个玩具怎么做才能动起来?还有哪些玩具也是这样动起来的?
3.教师询问刚才操作电动玩具失败的幼儿;你的玩具动来了吗?为什么没有动起来?谁来帮他找找开关在哪里?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了?
4.同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惯性、拖拉、遥控、声控等不同的动因对玩具进行归类,分别引导持有这几种玩具的幼儿探究并解释不同玩具启动的原因,再选择相应的标记,并帖出标记。
5.幼儿交换玩具,相互验证不同玩具启动原因。
教师:刚才我们弄清楚了自己的玩具为什么能动起来,你还想试试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吗?去找一个好朋友互相交换玩一玩对方的玩具,看看好朋友的玩具应属于哪一类,是怎样动的,为什么会动。
6.幼儿“玩具回家”。
教师:天黑了,玩具们都要回到玩具柜里去了,请大家根据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分别把它们送回家。
7.幼儿相互检查玩具是否分类正确。
活动延伸:
设立玩具分享日:引导幼儿在分享玩具的同时继续探究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并根据幼儿学习和操作的需要逐步引导幼儿开展给电动玩具安装电池的活动,并学习看正负极 标记串联或并联电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