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课程:袋鼠(重点领域:音乐)
小班:袋鼠(重点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学习随音乐较合拍地做袋鼠跳的动作。
2.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创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的动作。
3.学习两两合作演唱歌曲,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袋鼠头饰1个,袋鼠绒毛玩具1个,有口袋的围裙1件(教师穿)。
2. 电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猴子爬树”。
1.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上行、下行,合拍地做猴子爬上树和滑下来的动作。
(二)幼儿倾听教师范唱歌曲《袋鼠》,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1. 教师装扮成袋鼠妈妈(戴头饰、穿围裙,并将袋鼠玩具放入围裙口袋里),让幼儿猜测角色。
2. 教师:看看我是谁?
3. 教师:袋鼠是什么样的?
4. 教师: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幼儿用动作表现袋鼠跳。
5. 教师清唱歌曲《袋鼠》,并提问。
教师:歌曲里唱了谁?
教师:袋鼠妈妈有个什么?
6. 教师放慢速度再次演唱歌曲。
7. 教师依据歌词逐句提问:袋鼠妈妈有个什么?袋袋里面装着什么?。。。。。。
8.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演唱歌曲。
(三)学习袋鼠跳。
1. 教师:袋鼠是怎么走路的?谁上来做做小袋鼠?
2. 幼儿集体学习袋鼠跳的动作。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练习边跳边演唱歌曲。
(四)幼儿学习两两合作演唱歌曲。
1.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两人合作的组合动作。
2. 教师:“袋鼠妈妈”和“乖乖”一起跳的时候是怎样的?
3. 教师请个别幼儿尝试做两两合作动作。在幼儿两两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其他
幼儿观察两人配合动作是否一致,并逐个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
4. 教师请幼儿自己找一个“妈妈”或“乖乖”进行合作,两两练习袋鼠跳。教师巡回
指导。
5. 教师请部分幼儿当妈妈,先站到场地中间,其余幼儿当乖乖,每人找一个“妈妈”,全体幼儿练习两两搭肩膀做袋鼠跳动作。
6. 教师引导全体幼儿快速两两结伴做朋友。
教师:“袋鼠妈妈”怎么才能快快地找到“乖乖”?
7.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教师提醒幼儿合拍地跳。
8. 幼儿创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的动作。
教师:“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是什么样子的?谁会做一做?
9. 集体学习个别幼儿创编的相亲相爱的动作。
(五)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完整演唱歌曲,完整表演一遍后教师可以退出让幼儿完整表演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