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我的班级>中班>中一班>美丽课程>详细内容

美丽课程:老师的手

来源:中一班 发布时间:2023-09-11 13:30:51 浏览次数: 【字体:

中班:老师的手(重点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并能配上动作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 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愿意跟老师学习各种本领。

3. 激发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事先做好折纸“鸭”、泥塑“狗”、绘本“羊”、自制玩具飞机各1个,其他作品若干。

2. 折纸、油泥、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各种手工、绘画作品,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

1. 教师将幼儿带到展示台前,请幼儿观看各种手工、绘画作品。(改为:教师引导幼儿集体欣赏各种手工、绘画作品)

2. 请幼儿说出展览作品的名称及其所用的材料。

3.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好看的玩具盒图画都是谁做的吗?(老师)有一首好听的诗歌讲的也是老师会做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诗歌。

1.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诗歌。

2. 教师:诗歌里讲到老师的手会做哪些东西呢?

3.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任意出示教具(“鸭”、“狗”、“羊”、“飞机”)。

(三)教师借助教具再次朗诵诗歌,帮组幼儿记忆诗歌。

1. 展示折纸“小鸭”:老师的手,真巧!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强调动词“折“摇”)。

2. 展示泥塑“小狗”:老师的手,真巧!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强调动词“捏“叫”)。

3. 展示绘本的“小羊”: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强调动词“画”与“吃”)。

4. 展示自制的飞机:老师的手,真巧!做驾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强调动词“做”与“飞”)

5. 幼儿在教师演示教具时可以轻轻跟念。

(四)教师针对诗歌提问,引导幼儿讨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 教师:诗歌里为什么说老师的手真巧?

2.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3. 教师:老师的手真巧,除了诗歌里说的,你们平时还看到、知道老师会做什么?

4. 请几名幼儿说一说老师的手还会做什么。(引导幼儿从班上的每一位老师说起)

5. 鼓励幼儿认真和教师一起学本领,让自己变得更能干。

(五)引导幼儿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

1. 启发幼儿仿编诗歌。如可以替换为: “老师的手,真巧!剪只青蛙‘呱呱呱保护庄稼。

2. 鼓励幼儿将刚才讨论的关于老师会做的事编进诗歌里。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按照诗歌中的内容,在美工区让幼儿做手工或者绘画。


终审:锦阳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